4月8日,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组织的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山区旱地蚕豆机械化收获现场观摩会上,泰安鲁岳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的4DL-5A全喂入型蚕豆联合收割机亮相云南建水,开创了山区旱地蚕豆机械化收获的先河。
4DL-5A全喂入型蚕豆联合收割机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泰安鲁岳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去年十月份在河北甘肃进行过实验收获,获得成功。
云南省豆类可以分为冬季和夏季两大类。冬季豆类主要有蚕豆、豌豆及高海拔山区种植的小扁豆;夏季豆类除大豆外以菜豆(普通菜豆和多花菜豆)为主,此外还有部分绿豆、小豆、豇豆、饭豆等。目前云南省豆类总面积950.0 万亩,其中食用豆面积 762.5 万亩。云南省是我国豆类作物主产区域,其中蚕豆和豌豆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蚕豆面积占全国 32.5%,豌豆面积占全国 13.4%。云南省是我国优质鲜食豆类原料生产基地,食用豆类作物产业规模巨大,然而田间生产以人力为主,机械化在生产中的应用为空白,因此生产成本较高,机械化在生产中的缺乏成为制约云南省食用豆类作物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前来观摩的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内:江苏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和建水县相关业务部门的专家。
参加观摩会的专家首先来到面甸镇闫把寺村委会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种研究基地观摩现场,随后工作人员启动了全喂入食用豆联合收割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收割粮仓已满,工作人员打开粮仓,卸出满满的收获。
与会专家对收获的对收获的蚕豆含杂率、破损率进行评估。
该设备的运用可以实现蚕豆在收购过程中的茎秆切割、脱粒、清选等功能,以实现低损、脱粒、低损输送的较低损失,最后做到颗粒归仓。
通过现场测试,它的破损率在3‰以内,损失率和含杂率也在5%以内,可以满足生产需求。这台机器它的生产效率是在小时五亩以上,相比人工要提高20倍以上的生产效率。综合生产成本每亩可以节约四百元以上。